─ 漢人移民與移墾社會 |
||
一、明末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 海寇「蹤跡在水,其精神未嘗頃刻不在陸;精神在陸,而其巢穴又未嘗頃刻敢離水也。」 二、鄭氏家族與台灣 1、鄭芝龍的崛起與擴張──鄭氏海上王國的建立 2、國姓爺鄭成功逐荷據台──鄭氏海上王國的興盛 3、明鄭時期台灣的農業移墾與海外貿易 三、清廷的治台政策的演變 (1684~1895) ──從消極保台、積極治台到割台 1、清初的棄留之議 2、施琅與〈台灣棄留疏〉 3、清廷的設治 四、清代台灣的漢人移民 1、十八世紀漢人大移民:活潑旺盛的民間活力 原鄉 移民方式、數量、目的 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 2、灣早期移民社會的特徵 3、漢移民的經濟活動 a.拓墾開發——鋤犁俱動田園日闢 b.土地制度 官府<────業主 (正供) 官府<────佃戶 (官莊租) 官府<────墾首<────佃戶 (正供)
(漢大租) 番社<────佃戶 (番大租) 番社<────墾首<────佃戶
(番租)
(大租) c.土地所有制與社會階層化 早期:官府<──墾
首<──佃
戶 晚期:官府<───大租戶<───小租戶<───現耕佃人 4、台灣漢人社會的建立 a.社會分類意識的變遷 b.社會分類意識與械鬥 c.新社會群體意識的產生 d.宗族組織的形成 e.「土著化」與「土著社會」的建立 5、漢原關係——殘酷的生存競爭 a.社商、通事與侵墾 b.土客文化交流 參考書目 李國祁 1978 〈清代台灣社會的轉型〉,《中華學報》5(3)。 陳紹馨 1979 〈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台灣之福建移民〉,收於《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》,頁23-33。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 曹永和 1985 《台灣早期歷史研究》。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。 張明雄 1985 〈康熙年間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檢討〉,《台北文獻》直74:41-85。 陳其南 1987 《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》。台北: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。 張增信 1990 〈明季東南海寇與巢外風氣〉,收於《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》第三輯,頁313-344。台北:中研院社科所。 林偉盛 1992《羅漢腳──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》。台北: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。
|